一文解读:2025{合乐平台}新标准汽车模具优质企业纵向延伸布局塑料件,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贡献第二业务成长点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坐落于“中国模具之都”宁海,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经营汽车塑料模具、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公司。公司形成“塑料模具产业链+锂电池产业”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模具类业务是公司起家基石,锂电池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坐落于“中国模具之都”宁海,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经营汽车塑料模具、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公司。
公司形成“塑料模具产业链+锂电池产业”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模具类业务是公司起家基石,锂电池业务是公司营收新增长点。
从公司的营收结构来看,锂电池相关产品持续放量,在公司营收结构占比不断提升,给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点。2024年公司营收中,模具占48%、塑料件及配件占12%、锂电池相关产品(精密结构件、模组导电连接件、磷酸铁锂电池整机及配件)约占30%。公司形成了“塑料模具产业链+锂电池产业”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
塑料模具业务:受益于下游车企更新迭代周期加快和汽车轻量化以塑代钢需求。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维持品牌竞争力,各大车企正加速产品迭代更新。为迎合消费者需求,新车研发周期显著缩短。
全新车型开发时间从传统的4年压缩至1-3年,而改款车型周期也从原先的6-24个月缩减到4-15个月。随着汽车改款及换代频率的加快,新车型的投放将不断增加,与之俱来的是对上游零部件和模具的更高频更新需求。此外,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汽车塑料及塑料模具行业空间潜力巨大。据统计,一辆新车约需使用500套注塑模具。在发达国家,注塑模具在汽车模具中的比例已达60%,而国内汽车轻量化水平仍较低,相应的注塑模具占比不到40%,远低于国外的60%。这表明国内汽车行业对注塑模具的需求和应用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塑料件及配件业务:公司由塑料模具起家,向下游塑料件纵向延展,具有较强优势。由于模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种类的零部件产品,而且对零部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工艺流程、技术发展趋势、销售渠道、产品原材料及成本构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模具企业直接生产下游产品还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投资风险小、对市场反应快的特点。行业内部分模具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较强、产品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利用自身的特长,开始筹划或已经实施以模具为龙头向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以模具生产为支持和保障,直接生产下游零部件。由单纯的模具生产企业转变为“模具+部品”生产企业,一方面模具企业可以通过丰富产品品种,增强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到模具“效益放大器”的好处,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公司塑料件及配件业务的营收体量从2020年的0.1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16亿元,实现超过6倍的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一大增长点。
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公司战略布局,成长空间广阔。结构件是电池材料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安全。公司通过几个下属公司主要布局新能源产业:安徽方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合资子公司,设立于2021年,聚焦锂电池结构件产业;江西省方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孙公司,安徽方正的子公司,从事锂电池结构件业务,进一步完善全国布局。福建佳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于2023年增资取得51.22%股权,主要从事锂电池模组导电连接件业务。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于2025年购买获得骏鹏通信40%的股权,目前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骏鹏通信剩余的60%股权。在低空经济、机器人、动力及储能等新兴市场的推动下,锂电池的行业规模有望实现数倍增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在低空经济领域,随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特性,成为航空电动化的核心动力来源。在机器人行业,锂电池为服务机器人、工业AGV以及人形机器人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支持。在动力电池市场,新能源汽车仍是锂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但未来增长点将扩展至电动船舶、电动工程机械等重型电动化设备,推动交通领域全面脱碳。
此外,储能领域的需求爆发将成为锂电池行业的另一大驱动力,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电网级储能、工商业储能及家庭储能系统对长时储能电池的需求激增,磷酸铁锂和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
公司客户结构优势,紧密合作头部供应链零部件企业,最终配套汽车品牌涵盖国内外标杆车企。在国际化侧,公司塑料模具产品服务于萨玛汽车(SMG)、佛吉亚(FAURECIA)、德科斯米尔(DRAXLMAIER)、曼胡默尔(MANN+HUMMEL)、马勒(MAHLE)、迪安(TI)、考泰斯(KAUTEX)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在本土侧,与延锋内饰、亚普股份、宁波华翔、京威股份等头部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形成战略合作矩阵。公司产品覆盖德系/美系/日系/中系四大车系标准,最终配套的整车品牌包括精密工艺标杆欧系主机厂如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雷诺等;规模批量制造体系美系主机厂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精益品质典范日系主机厂如丰田、本田、日产等,以及智造先锋国内主机厂如吉利、长城、红旗、蔚来等。
大型模具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如今公司客户已遍布全球各地,并成为多家知名汽车品牌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德国、日本全球五个国家均有布局,其中,德国、中国宁海为研发中心,墨西哥、中国沈阳、中国宁海为生产基地。德国研发中心前期参与支持欧洲客户的产品设计和可行性分析,中期参与模具结构评审,后期为客户在生产和维护中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成为欧洲客户与总部之间沟通纽带。通过海外产能扩张和技术合作,公司不仅能规避风险、降低成本,还能深度融入国际汽车产业链,把握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增量市场机会。
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大量中高端机械设备及辅助设施是生产高品质的塑料模具的技术壁垒。公司在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成型等领域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掌握了模块化三维CAD设计、模具温控技术、叠模技术、高光无痕成型工艺、双色注塑工艺等多种自主创新技术。
可以根据客户的定制化要求,综合运用各项创新技术编制生产方案,满足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公司对自身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建成由智能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五轴高速镗铣加工中心、塑料注塑成型机、龙门加工中心、立式数控铣、移动式激光焊机、机械臂、智能仓储、搬运系统等组成的智能化生产线,解决了原传统加工生产线工序多、流程长、切换频繁、切削报废多、精度低等问题,整线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增强了公司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