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日讯(记者 王一辰)通红的钢坯在高温柔性加热炉中完成950度淬炼,机械臂携陶瓷夹具精准抓取,12秒内将680度的工件送入模具——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车间里,这条国内首创的超高强度钢梯级热成型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钢花飞溅间,一件件精度达1500MPa级的汽车部件新鲜“出炉”,背后是这家湖南模具龙头以创新铸质量、用技术破壁垒的坚实足迹,更见证着其斩获省长质量奖的硬核实力。
“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源于独创的一核四体系质量管理模式。”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杜俊鸿介绍。该模式以“匠心质造”为精神内核,打造“人人都是质量守护者”的主动质量文化,通过高层示范、中层执行、员工践行的三级联动,实现质量意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根本转变。
在“四体系”协同支撑下,这一质量生态持续焕发生机:依托SAM数字化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透明化管控,让质量、成本、交付达到最优平衡;通过车身技术研究院与工匠学院搭建“产学研+产教融合”平台,为质量提升输送专业人才;聚焦车身轻量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以科技突破推动质量升级;以“匠心传承”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这套相辅相成的管理体系,成为晓光模具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质量密码”。
“创新是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我们始终将技术创新深度融入质量实践。”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歆以“智能二次开发标准化体系”为例,详解创新赋能质量的路径。该体系通过在技术软件中植入企业与客户双重标准,实现模具智能标准化设计,不仅让技术异常率降低27%,更使关键模块开发效率提升30%,一键出BOM清单效率飙升70%,在宝马项目中更实现设计效率提升20%的显著成效。
在核心制造技术领域,晓光模具同样硕果累累。其联合湖南大学研发的“梯级热压工艺下超高强度成型关键技术”,创新性融合冷、热冲压优势,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与高温柔性加热炉,攻克超高强度钢成型难题。该技术使产品强度提升100%,减重30%,加工成本降低15%,打破高端车型模具“卡脖子”困境。
针对离散型非标部件加工痛点,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柔性无人加工产线,通过攻克数控数据接口壁垒、应用数字孪生与视觉识别技术,实现自动上下料、检测、入库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幅提升加工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卓越质量的背后,是全方位的体系支撑。在质量文化建设中,晓光模具以“追光者精神”和“匠心造物,勤德育人”为核心,极悦注册=登录首页通过培训、竞赛、班前会等多元载体,让质量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向供应商与行业输出质量文化,获得广泛认可。
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构建PDCA循环培训体系,依托工匠学院创新“双元制”教育,设计“青铜工匠到金牌工匠”的Y型发展路径,为企业与社会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在标准引领上,积极牵头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建立覆盖全流程的内部标准体系,实现“管理有标可循、绩效有标可量”。同时,系统化应用质量工具,借助追溯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作为湖南省模具协会会长单位,晓光模具主动扛起行业责任:牵头成立产业联盟,为湖南汽车等主导产业提供高质量模具支撑,助力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在车身轻量化领域的技术突破,为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注入动能。
242家单位携1.3万岗位需求招贤! 这场“双选会”助力省域副中心衡阳绘就青春就业画卷


